中华摩褶翅蠊

Malaccina isomorpha   Walker
   

  13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雄性 体小型,头顶不露出或稍稍露出前胸背板。前胸背板透明,横宽,中部之后最宽。前、后翅发达,远超过腹端;前翅M + CuA脉具4~6根分枝;后翅CuA脉具2根后分枝,端域宽于长。静止时端域背向折叠。前足股节前腹缘刺为A2或A3型;后足跗节多刺,跗节基节长于其余节之和,腹面具2列刺,跗垫明显,爪对称,特化,具细齿,具中垫。第1腹节背板中央突起;第7腹节背板中部具毛簇。肛上板横宽,后缘宽圆并具刚毛,中间具弱的凹口;肛侧板见图(82b)。尾须较长,扁平,腹面具毛。下生殖板左右不对称,左侧缘宽圆,右侧缘端部内凹,后缘具刚毛。腹突短小,右腹突较左腹突强壮。外生殖器见图(82c)。
雌性 肛上板横宽,后缘宽圆。下生殖板宽圆,后缘波形。
颜色 体黄褐色,第1腹节腹板通常黑色。
测量(mm):体长 ♂ 6.5-7.5,♀ 6.0-7.0;前胸背板(长×宽) ♂ 1.5-2.0 × 2.8-3.5,♀ 1.5-2.0 × 2.5-3.0;前翅 ♂ 6.0-7.0,♀ 5.0-6.0;全长 ♂ 7.0-8.5,♀ 7.0-8.0。

国外分布